活性炭在煉油廢水處理中的應用
活性炭的用途有很多,主要用于水的凈化,煉油廢水處理就是其中之一。事實上,煉油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,包括重力沉降、過濾、氣浮、絮凝、生化、膜分離、吸附等。 介紹了在煉油廢水處理中的應用,它不僅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,還具有強化生物處理和助凝的作用,廣泛應用于煉油廢水處理。
1。煉油污水處理工藝
某石油化工廠煉油污水裝置設計處理能力為700t/h,正常情況下,該裝置進水約為320t/h,污水處理率為100%。 通過格柵、均質罐和斜板隔油池(CPI)從上游水中回收浮油,然后通過渦流凹面氣浮(CAF)和斜板加壓氣浮(ADAF)去除乳化油。經過一、二級生化及膜過濾設施,污水升級,活性炭吸附,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,達到回用或排放標準。
2、特性及工作機理
它是一種孔隙結構高度發達、理化性質穩定的優良吸附劑。 它由富含碳的有機材料制成,如木炭、粉煤、果殼等。通過高溫和一定壓力下的催化活化。 在制造過程中,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被去除,晶格間形成空隙,形成復雜的孔隙結構和巨大的表面積。 活性炭強大的吸附能力在于其巨大的吸附面積。
的工作機理主要是基于其較強的吸附能力。 一般分為粉末和顆粒。 粉末吸附能力強,容易制備,價格低廉,但再生難度很大。與粉末相比,價格較貴,但再生后可重復使用,工作條件較好,操作管理方便。
3。活性炭在煉油廢水處理中的應用
3.1強化活性污泥法
強化活性污泥法是一種粉末(PAC)與生物處理相結合的廢水處理方法。 煉油裝置采用這種工藝。當二級生化進水或污泥性能較差時,向二級生化曝氣池投加粉末,平均每半個月投加一次。 2017年8月7日,進水總COD為2162mg/L,大大超過了1200mg/L的設計指標,因此二級生化曝氣池一次性投粉。 8月7日,二級生化出水COD為79.4mg/L,COD去除率為49%。投加碳粉后,出水COD降至44.9mg/L,8月8日COD去除率提高到69%,出水水質明顯改善。 加粉后,曝氣池內溶解氧從1.89mg/L上升到2.13mg/L,混合液污泥濃度從1377mg/L上升到3958mg/L,污泥指數從232mL/g下降到111mL/g,表明污泥量增加,污泥沉降性能明顯改善。 實踐證明,粉末強化活性污泥的過程促進了系統處理效果的提高,這不僅來源于活性炭對難降解有機物和有毒物質的吸附,還在于粉末在系統中增加生物量、微生物代謝活性和污泥沉降性能的作用。
3.2粉末強化絮凝沉淀工藝
煉油污水提升裝置采用沉淀池+曝氣生物濾池的組合工藝。沉淀池由混凝、絮凝、沉淀澄清三個單元組成,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、膠體和懸浮物。其中,絮凝池投加粉末可以強化絮凝沉淀,降低水體中膠體物質的含量,投加粉末后,水體中相當一部分有機物被去除,表面粘度降低。 活性炭由于比重大,吸附性能好,吸附在絮體上,變大了絮體的比重,使水中相當一部分有機物被去除,具有良好的助凝性能。 因此,在絮凝池中加入粉末不僅具有良好的去除有機污染的能力,而且具有良好的助凝效果,大大提高了出水水質。
3.3顆粒活性炭在煉油污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
為了實現煉油污水處理后的回用,煉油污水經過污水提升裝置后進入碳塔,煉油污水通過吸附進行深度處理,可以進一步去除微量的COD、BOD、SS、高濃度的營養物(氮、磷等。)和污水中的鹽。 2017年8月,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別為36.1%和33.7%。 實踐表明,經活性炭塔吸附處理后,污水中的COD和氨氮得到進一步去除,出水水質達到排放和回用要求。
4。煉油污水處理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
在粉末活性污泥應用于強化活性污泥工藝和強化絮凝沉淀工藝中,剩余污泥被排出,這種剩余污泥中的粉末活性炭仍有很大的再生潛力。 目前,排放的剩余污泥經兩相離心機脫水減量化后,進入污泥干化裝置,然后進入電站焚燒處理,剩余污泥中的粉末不能得到有效利用,造成很大浪費。 如果將這部分粉末再生后回用于系統中,可以大大降低運行成本。
要想在使用時發揮好作用和性能,就要及時掌握正確的方法。顆粒用于煉油污水深度處理時,存在易吸附飽和、再生成本高等問題。 在日常運行中,通過控制塔進水的水質和水量,控制塔的反沖洗頻率和方法,可以減少加藥量,延長使用壽命。 研究表明,將微生物固定在活性炭上形成生物炭,可以提高吸附能力,延長使用壽命,增強對水中有機物的降解能力。 生物技術不僅可以大大延長使用壽命,還可以去除一些活性炭和微生物單獨作用時無法去除的污染物,從而降低使用成本。